不久前的《幻樂之城》 ,王菲與周迅歷史性的同框,觀看蔣欣帶來的《我想找個地方躲起來》 ,當看到有“社交恐懼癥”患者的日常生活后,周迅感同身受,更是自曝自己有“社交恐懼癥”:何炅應該明白我,每次都是快死了的感覺。主持人何炅更是感嘆:是不是優(yōu)秀的人都有一點社交恐懼癥?
明星尚且如此,更何況那些身在異鄉(xiāng)、語言不同的留學生,他們的社交恐懼更為明顯。對于海外求學的人,這層無助的孤寂感往往刺骨難捱。臨近考試,每天壓力很大,因為焦慮喜歡咬手指甲,咬的手總是流血。有時候真的感覺自己快要扛不下去了,不知何去何從?
@上官騏驥
德國本科電氣狗一枚。情況沒那么嚴重,但是也是類似的。我剛來時語言算是比較好的,也在前兩個星期加了N個臉書。然而后來狀態(tài)越來越差,失眠,自閉,曠課,最近的期末考試也是爆炸。確實留學生活壓力比較大,但很多時候心理壓力都是自己給的。有時覺得別人各種神一般,自己爛如狗,實際別人根本沒看不起你的想法。有時覺得未來渺茫,沒錢揭不開鍋,但是總有辦法湊出錢來。或貸款,或獎學金,或向親朋好友借。關(guān)鍵是心態(tài)要好,盡人事聽天命。
@匿名用戶
我是在英國的留學黨,家里也并不是特別有錢。我也長時間地焦慮,以至于晚上整宿整宿睡不好,去學校上課了一坐在教室里面就典型的焦慮反應,胃酸分泌過多,呼吸局促,心跳加速,覺得每次上課都是自己折磨自己。經(jīng)常心中就出現(xiàn)很多負面的場景,有時候也很恨自己周圍親密的人。不過我還是在努力地調(diào)整和適應自己。我覺得首先是你親密的人,就應該告訴他們你的想法。都是你太忍讓了,以至于他們忽略了你真實的心里狀態(tài)。如果說一次不行,就說第二次,一定要反復地說,把所有這些廢話都說出來了才行。其次就是不要太當真了,喝酒就喝酒吧,愛怎么浪怎么浪,有時候這些情緒的東西,就是需要用情緒化的手段才可以解決,其他的道理說再多也沒有用吧。
@麥麥
我曾經(jīng)在留學第一年的時候患上抑郁癥,因為我的實習環(huán)境實在壓抑,但又是課程的一部分。我在一個幫助性侵受害者的NGO,每天直接面對受到侵害的女人們。她們當著我的面痛哭流涕,時間長了,我沒有麻痹反而是被她們的情緒給拽下來了。當我知道這個情況沒有可能改變的時候(我是指一定要實習),嚴重焦慮和痛苦。學校一直在強調(diào)要做好self care,但是我知道中國學生尤其是研究生和博士,都是拼了命的想要做到最好。所以完全不會self care,也真的只是說說而已。后來我去了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,說實話,每次結(jié)束出來我都覺得自己情況更嚴重了。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咨詢師比較不匹配,于是我停了心理咨詢。期間春假,我回國了一趟,發(fā)現(xiàn)一旦遠離這個痛苦源,情況就大有好轉(zhuǎn)。所以嘗試著改變自己的處境。比如說,打工掙的錢不夠,家里又不能在資金上支持,是不是可以嘗試著和家里人說明自己的處境和痛苦。我明白很多人無法理解抑郁癥的痛苦,尤其在國內(nèi),抑郁癥仍然是個stigma的時候。如果找家里人訴苦無效,可以找找身邊的朋友和有相同經(jīng)歷的伙伴,訴說傾聽顯得尤為重要。
@匿名用戶
天有沒有塌下來,是不是都不能存活下去了,如果這兩者都沒有的話,那就告訴自己萬事都有轉(zhuǎn)機,我現(xiàn)在情況跟很糟,我也是每天這么跟自己說的。我以前是一個超級陽光的人,至少別人看來,但是人生可能就是有過不去的坎,還有就是千萬不要因為這種事情影響到你和家人的關(guān)系,要是他們離開你了,你會真的很奔潰的,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誤。方法總比問題多,去找解決辦法。
留學手札
在這個世界上有不少“心病”(強迫癥-抑郁癥-社交恐懼癥)可能不是人類在療愈它,而是它在療愈人類。一些心病使人們有機會去修正早年自己預定好的那個人生劇本,使人們意識到“失落的印痕”與“未完成的事件”是如何影響著一個人的未來。
對于這個話題,如果你有任何想要說的,
都可以來關(guān)注我們的公眾號留言。
公眾號:辣個殺手不留學
(微信號:lgssblx)
(你也可以將文章轉(zhuǎn)發(fā)到微信,掃描二維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