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2月份,微博上有這樣一篇文章:《至(致) 在英國希斯羅機場免稅店購物過的中國人們》,這篇文章大概講了一個英國希斯羅T2航站樓免稅店打工的留學生,在當天遇見的一件讓他深感不滿的事兒。
免稅店一般會有消費滿XXX鎊,買單之后給你一張再次消費打八折的VIP voucher的活動。這個XXX磅一般來講是250磅。
而當天,這個留學生遇到一位消費了300磅,還想繼續(xù)買的中國客人。留學生按照慣例告訴中國客人,可以先結(jié)算300磅,拿到VIP折扣券,再去買剩下的化妝品,都可以打8折。
但是在收銀臺結(jié)賬時,卻得了意外的回答。收銀員說這位顧客不能拿到VIP voucher,原因是:“如果是中國人的話,需要花費1000鎊才可以拿到這個VIP劵。”同時,收銀員還質(zhì)問留學生,為什么要告訴中國客人有vip折扣券這回事兒。隨后到來的經(jīng)理說,這個規(guī)定只針對中國人,但卻不愿意出示任何的書面證明。
有好心的英國同事私下告訴這位留學生,如果是外國人想要得到這個VIP折扣卷,只需要花費79鎊!
在文章的最后,這位留學生說:“我想告訴大家,英國希斯羅免稅店,就是這樣對待中國的消費者,他們一邊想從你口袋里拿錢出來,一邊又把你當傻子,花了錢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。我在英國已經(jīng)7年了,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深深的不公平,以及種族歧視。”
出國在外,遇到歧視似乎是難免的,昨天我們也發(fā)布了一篇留學生在國外遇到歧視的新聞,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戳→中國女留學生火車上遭遇暴力,霸氣反擊!?
那么,在國外的留學們,還遇到過什么樣的歧視?他們是怎么應對的?
@知乎用戶:
上大學的前輩都告訴我沒有歧視。去美國告訴我很少很少。
我自己來英國上了高中,呵呵,世界滿滿的惡意。
fucking chinese聽了十幾遍,每天走在學校門口那條煙霧繚繞的小路(全校都在這條小路上抽煙)都略擔心今天是不是又要聽到哪個傻逼來句fucking chinese擾了一天的心情。
含沙射影的罵中國人不知道在生物課聽了多少遍。今天直接全班怒吼,熊貓傻逼死了,就該讓他們滅絕。作為這個學校很少很少的中國人(非要算中國籍,那就只有我了。)我只能默默用中指推眼鏡。不愛養(yǎng)你還給我們。
出去買個菜被小孩子追著嚇我。坐個公交車,小孩子從后面丟紙團。我沒有我同學那個魄力回罵,fuck off。誰都知道國外這幫未成年的小孩子最無法無天了,反正法律對他們也沒啥限制。
聯(lián)合國日,全校朝鮮國國旗都掛了,就是沒有中國。還不說除了我這個在讀高中的,那還有2,30中國人在這里讀預科。去抗議又怎么樣,人家一句忘買旗子了你能一板磚丟過去?
朋友在英國貴族男校上學,同學都是英國前5%的上流社會人家,照樣滿滿惡意。沒我這些傻逼同學這么低級,直接玩高級的,陷害我同學,同學被學校搞了個嚴重處分,三個嚴重處分開除。同學雖有些錢,可畢竟在英國無勢。這些孩子有錢有勢,真出了事,老師搞學生還是學生搞老師還真不好說。
@劉碩:
在德國呆了三年,一開始完全沒覺得受過歧視,直到我開始工作……
@Lighting:
路上遇到對我罵f** word的人, 小女從來都是附送中指 外加一句f* u white trash. ;
學業(yè)上,遇到教授對待學生不公,企圖誣告我和另一個中國人到學術(shù)委員會, 當時我聽到消息,白天從朋友party那兒直接蹬著高跟鞋跑到系主任那兒談判。
微笑著暗示丫的你們存在歧視,白人抄襲你們不管,光懷疑中國人了。您坐等律師函吧,否則就趕緊消停,不要打擾我學業(yè)生活,此事已經(jīng)嚴重影響我心理健康和學業(yè)進程, 您看明天之前能解決么。
系主任立馬改口,第二天就讓教授就向我道歉,并附上email聲稱學術(shù)委員會case已撤銷。
@哈魯?shù)拢?/span>
我有個朋友碰到過類似的情況,雖然他不是直接被罵。他大概15歲的時候來美國讀高中,學校因為是私立天主教背景所以每學期要求上一門宗教課。
他那課的老師對中國就有很強的stereotype,而且無知到開學第一天問“do you still have an emperor in china?” 這哥們父母都是基督徒,自己屬于半信半不信那種。
碰到這老師這下來勁了,每次交作業(yè)故意著重說自己不信教而且說在中國天主教被禁blabla。。 老師也理所當然給他巨低的分數(shù),而且上課也天天批評中國。
這小子真心有政治天賦,怒攢了一學期的作業(yè)和卷子,學期結(jié)束后直接交給校長。校長看完后和校董會說了聲,他那老師責直接被開除,畢竟學校也怕?lián)熑巍?/span>
最逗的是以后他們學校老師再也不討論任何和中國有關的新聞了,碰上學生對中國的看法也都說“that's interesting."
推薦閱讀:
【留學話題】出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:這些東西在國外這么少見?
你有沒有遇到過歧視呢?
如果遇到了,會怎么應對?
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留言,
來和我們分享~
公眾號:辣個殺手不留學
(微信號:lgssblx)
(你也可以將文章轉(zhuǎn)發(fā)到微信,掃描二維碼)